q「异类追踪者」是魔宙出品的半虚构故事系列
通过讲述我们身边患有精神问题的“异类”故事
从而达到了解精神疾病,破除偏见的目的
本季由徐晓2012年起在精神专科医院实习经历整理而成
大家好,我是徐晓。
我小时候跟我妈关系挺一般的,她性格要强,凡事都追求完美,对我跟我爸的要求也极高。
重点是,她太凶了,我只要一点不如她的意,比如考试没达到90分,就必挨骂,而且要多难听有多难听。
小时候我跟我爸关系好,但长大了,把妈妈当成是跟自己一样的普通女人看待时,才理解:她是因为没有安全感,又不愿意示弱,才变得暴躁、强硬、有控制欲。
今天的故事里,也有一个妈妈,因为工作的缘故,很多年不与自己的孩子亲近,也不被家人理解。
亲爱的朋友,接下来你精读的是《异类追踪者》第三季,第14个故事。
展开剩余96%1
“晓晓,诊断课你学得比我好,你看这个瘤,不是恶性的吧?”
2010年11月26日星期五,我和室友去上早八,路上她特别不安。
她跟我说,自己昨晚洗澡时,发现胳膊上有个结节,很像王老师讲过的纤维肉瘤,吓得她一晚上没睡好。
我摸了摸,发现结节边界清楚,能够推动,更像是良性的纤维瘤,就让她趁诊断课间,让王老师给看看,听王老师怎么说。
可我们走到阶梯教室,马上就要上课了,教室门却关着,同学们都挤在走廊里。
我正一头雾水,来了个眼生的老师,说王老师临时请假,上午的诊断课取消,让我们回去自习,后续排课学校会通知大家。
“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,突然停课,这是要我们都挂科吗?”人群里,有个男生忿忿不平。
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。
老师说期末考试的题目王老师已经提前出好,学校正在找代课老师,很快就能恢复正常,不会耽误大家学习。
这个答案,同学们并不满意。
诊断学看着不起眼,却是内外妇儿产等临床学科的基础,也是大二最难的主课。学校能把诊断学教的清晰易懂的,只有王老师。
诊断学课本的目录
王老师说起来也算我们的校友,本硕都是在医科大读的,毕业进了友爱医院,工作几年后,被医院派去德国深造,主攻肾内科。
她医术高超,见识也广,诊断学的知识点枯燥复杂,王老师从来不干讲,而是给我们讲病例举例,绘声绘色,大家都喜欢她。
其他老师的课有人逃课,可王老师的课,每次教室都坐满。
王老师不光讲课水平高,对同学们还热心。
暑假我想见习,王老师帮派推荐我到附属友爱医院,不光让我在肾内科看操作,还给我用过她的饭卡。
平常同学学习上有什么问题,只要找了王老师,她不管多忙,都会抽空指导,直到我们明白为止。
王老师平常对我们那么好,现在就因为请假,可能会耽误期末复习,大家就开始抱怨。
我不想挤在吵吵嚷嚷的人群里,准备先去图书馆。
“哎,徐晓,你别走!”我正想离开,却被我们班团支书拦住。
“你是学习委员,王老师平常最喜欢你了,你上周还去过她办公室,她应该跟你说过考试重点吧!你给大家透露一下呗!”
我说自己跟大家一样,什么都不知道,团支书不信,拦着不让我走。
她平时就爱和我较劲,现在终于抓住机会,在同学们面前说我自私,藏着重点不告诉他们,就想自己期末考高分。
“徐晓,你这样是不是有点自私了!我们就算知道考点,期末也考不过你。”我没想到,跟我最亲的室友竟然也附和。
担任学习委员的这两年,班上学习小组的课件,都是我课外花时间做的;每次期末考试,我也会把笔记借给大家复印;要是有同学补考找我辅导,我从来没拒绝过。
现在,他们说我自私。
气愤之下,我和团支书大吵一架,所有人都知道我俩撕破脸了。
下午,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,我以为要挨批了,心里正委屈,班主任却让我带上诊断课本,现在就跟他去探病,“王老师因为严重的强迫症住院了!”
王老师平常身体很好,四十多岁看起来像三十刚出头,而且每天坚持跑步,我认识她以来,连感冒都没见她得过,这不声不响的,怎么就住院了?
班主任看我一脸不可思议,又说,未来不出意外是要成为医生的人,别这么容易大惊小怪。强迫症是精神疾病,只要是生病,到了一定程度,都是需要住院治疗的,这是很正常的情况。
等会儿探病结束,让王老师画出考试重点,回来整理一下发给大家。
原来,王老师从这学期开始,洁癖突然加重,不仅开车门前要消毒,家里的钥匙固定放在无菌治疗盘,地板家具每天要紫光灯消毒。
王老师的丈夫受不了,丢了她的紫光灯。周三晚上,两人大吵一架,王老师竟然用头撞墙,最后被120拉走。
王老师是学校最没架子的教授,脸上永远挂着笑容,她这样好的性格,也会得心理疾病?
班主任说,王老师是压力太大了,王老师的丈夫老冯性格轴,在单位人缘差,研究所重组之后,他一个半导体工程师,被派去管理文献室,这些年,全家都指望她,她也把自己逼得太紧了。
班主任说起王老师,语气里都是同情。
我去过王老师家,就在友爱医院的家属楼。
王老师家是典型的女主外男主内,冯老师温文尔雅,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。当时我还羡慕,说王老师这是神仙婚姻,没想到,最后竟变成这样。
班主任嘴里的王老师,和我熟悉的王老师,好像是两个人。
来到安宁医院之前,我很忐忑,脑海里都是电影里疯人院的样子,可真正的精神病院完全不是那样。
病区随处都能看到绿植和墙绘,布置得十分温馨。
其实外观和普通病房区别不大
王老师穿着一件米色羊毛开衫,神采奕奕坐在会客室里,仿佛刚参加完学院会议,脸上看不出半点负面情绪。
“你们来了啊!”王老师见到我们很高兴,笑着招呼我们坐下。
她问了班主任代课的安排,得知是外科老师,她露出歉意的表情,说给大家添麻烦了,嘱咐我可以搜集同学们的问题,然后来医院问她。
见她态度和蔼,逻辑清晰,我渐渐放下心,态度也随便起来,不再把她看作病人。
班主任交代完学校的安排后,让王老师安心养病,争取早日回去上课,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,大家都等她回来。
班主任说完,就让我拿出课本,和王老师一起画重点,他去医院门口抽根烟,直接在停车场等我。
没想到,班主任刚出去,王老师突然一把拉住我,嘴里苦苦哀求。
“徐晓,救救我!”
2
王老师说自己根本没得病,是有人故意把她关进来,目的就是阻止她回医院上班。
王老师好像怕我不信,两只手像铁钳一样紧紧攥住我的手,我的手腕都被她攥红了。
“这是阴谋!”王老师看着我的眼睛里全是信任,“徐晓,见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孩子,你帮帮老师。”
之前我在新闻上看过类似报道,家庭纠纷中丈夫把妻子关进精神病院,儿子把父亲关进精神病院,但我没想到,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边。
这样的社会新闻比比皆是
我立马掏出手机要帮她报警,王老师却按住我的手,说这件事她自己可以解决。
王老师说,送她进安宁医院的幕后黑手,是她的同事邓力波。
肾内科的老主任年底就要退休,她和邓医生两人都在竞争下一任主任。
那天她和丈夫吵架,就是邓医生抓住了机会,以影响儿子中考为由,劝说她丈夫把她送到精神医院,而且还是用拨打120这样动静很大的方式,目的就是不让她参与竞争。
王老师说,住院知情同意书上有家属的签字,就算报警,也没有证据指控邓力波所为。
现在的当务之急,是马上回科室上班,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。
按规定,只要家属出面,确实可以把王老师接回家的。
她的思路非常清晰,精神状态也很稳定,我说自己立刻去找冯老师,王老师满脸踌躇,说丈夫现在只信邓医生,她越闹腾,想要自证没病,邓医生只会说是她病情重。
“我现在只能相信你了徐晓!”王老师瞥了眼四周,从裤兜掏出一个东西,飞快地塞进我手里。
只要我把这封信寄出去,她就有办法出院。
我看着手心,她塞给我一张叠得四四方方的信纸,上面写了地址,是西单的佳慧雅园。
王老师说,之前她请护士帮忙寄信,护士表面答应,转头就把信笺交给了医生。
医生圈子小,搞不好安宁医院就有邓医生的同学朋友,也不知道他会跟医生护士说些什么。
“我半辈子的心血都花在肾内科,我的理想,我的人生,都在那里!我不能就这么被赶走!王老师表情坚毅。
王老师对我一直很好,我不好意思拒绝,就把信笺放进口袋,出了医院
就奔向最近的邮局,我也不敢打开看,买了信封就直接寄出。
那天晚上,我失眠了。
既害怕自己没帮到王老师,又害怕东窗事发被人追责,心里揣了事,上课都精神恍惚。
好在三天后,事情有了结果,我在步行街买水果时,突然接到王老师电话。
“谢谢你啊徐晓,我出院了,这周就回学校上课!”
电话里,王老师喜气洋洋,昨天刚出院,今天就回医院上班了。学校这边也都沟通好了,周五她就能回来上课。
王老师说多亏有我帮忙,要是她这次竞聘成功,等我毕业,她会帮助我争取在友爱规培的名额。
诊断课的代课老师本来就有自己的课,医院里还有手术,来了就照本宣科一番,下课铃一响就走,大家听不明白,只能死记硬背。
眼看期末考试临近,大家心里都着急,这下好了,王老师回来了。
王老师回来上课那天,我们全班用班费订了一束康乃馨,粉色花朵配着白色满天星,王老师看到讲台上的花,感动得眼圈都红了。
可是课上了一半,却出事了。
“王明贞,你仗势欺人!无耻!”就在王老师为我们讲解病例的时候,门外传来一声大吼,一个中年男人闯了进来,指着王老师破口大骂。
“邓力波?你来干什么?请你出去!”王老师见到中年男人,似乎吓了一大跳,大声赶他出去。
中年男人带着金丝眼镜,看起来斯斯文文,原来他就是邓医生!
“你去安宁医院住院,是你老公拍板定下的,关我什么事?你是有被害妄想症?论履历,我发表的论文不比你少,论年资,我来肾内科比你还早两年,我犯得着陷害你?你就是一个精神病!”
邓医生的表情比王老师还委屈,见王老师赶他走,抓起讲台上的花就往地上砸。
前排的几个男生见有人闹事,站起来想要帮着赶人,却在听到安宁医院、精神病的字眼后,停下脚步,站那儿继续听邓医生爆料。我还听到后排同学们小声讨论王老师到底有没有病。
“王明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,你们还不知道吧!她为了往上爬,仗着有个在卫生局当官的老同学,不择手段!颠倒黑白!”
邓医生见状,当着同学们的面,把王老师的事儿说了个底朝天。
王老师因为强迫症,逼得老公儿子在外面住宾馆,被送去精神病院还不安分,写血书告黑状,搅得两个医院都不安宁。
“我没病!不是我!”王老师惊慌失措看着台下的学生,嘴里不停辩解,说是邓力波撺掇她老公把自己关进精神病院,是邓力波为了科室主任的位置耍花招排挤她。
“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!”面对王老师的反驳,邓医生哼了一声,用小人两个字盖棺定论。
在邓医生咄咄逼人的骂声中,讲台下面,同学们开始骚动。
我看王老师状态不对,奋力挤到讲台,前排还有两个女生,都想上去扶她一把。
可还没等我们碰到她的胳膊,她把我们打开,一边踉跄后退,直到后背低到黑板。
“走开!你们走开!都走开!”王老师眼神里都是惊恐,仿佛我们是什么可怕的怪物。
“王老师,你怎么啦!我是徐晓啊!”我边说话边慢慢向王老师靠近,可不管我说什么,王老师都没有反应,像听不见一样。
她无助地蹲在地上,双手捂着脖子,额头青筋鼓起,突然她哕了两声,开始剧烈地呕吐。
一股酸臭味从讲台往下蔓延,同学们的声音更大了。
“别吵了!”王老师突然抬起头,往台下扫视了一圈,一边用手敲头,一边用头猛地撞黑板,旁边两个男生冲了上来,从后面拉她,可她力气大得出奇,拉都拉不住。
“不是我!不是我!”王老师嘴里喃喃自语,硬生生把自己额磕得淤青出血,连眼眶都破皮了,血顺着她的额头往下淌。
有几个同学吓得尖叫了起来,教室里一团糟,陆续往教室外外跑。
最后是邓医生和几个男生按住她,才没让她继续自残。
人在极度恐惧下,身体是无法动弹的,看着疯癫的王老师,我僵硬地站在原地,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。
原来,王老师真的病了,还病得不轻。都是我的错,是我的自以为是害了她。
3
副院长陪车把王老师送到安宁医院,不过听班主任说,王老师的家人始终没出现。
120离开之后,邓医生向校领导认错,说自己不该和精神病人较真。
王老师写信向卫生局的老同学告状,之后他被院长叫去问话,科室还停了他的门诊,自己是一时之间气大了,才没注意分寸。
我心里一阵发凉,那个住在什么雅园的人,应该就是王老师在卫生局的老同学。
如果不是我寄信,王老师还在医院接受治疗,邓医生也不会来学校。
“一个好的医生,也是一名优秀的侦探,你要学会分辨病人的主诉,哪些内容是真的,哪些是假的,一点点挖出真相,找到病因。”
想到王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话,我满心悔恨。
如果自己能查查心理学课本,肯定能发现王老师的问题。我的不好意思拒绝,自以为是在帮她,其实害了好多人。
王老师再次住院之后,学校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,最后找了王老师的博士生过来代课。
师兄没有讲课经验,怕影响期末考试,每次都让王老师定作业,我想弥补自己的错误,主动申请跑腿的任务。
再次到安宁医院拿作业,还是上次的会客室,可王老师却像换了一个人。
她眼里的精气神散了,人一下就老了,穿着一套格纹睡衣,头发油腻,看着和菜市场里的卖菜大妈没有两样。
我喊了她两遍,她才回过神来。
王老师看见我,表情痛苦,问我学校里的人是不是都在说她,是不是都认为她是疯子。
我安慰她,说大家都很担心她,盼着她早日康复回去上课。
王老师却听不进去,在那儿自言自语,说大家肯定都在笑话她。说着说着,眼泪就掉了下来,哀求我放她出去,她要上班。
我只好哄她,劝她安心修养,等病好了就能出院。
可王老师根本不吃这套,直接甩开我的手,大哭起来。
“没了,都没了!我的人生全毁了!我现在活着还有什么意思!”王老师突然站起来大吼,面目狰狞,看到这个样子的她,我有点害怕。
护士听到声音进来,拿出两个毛绒圆球,让王老师捏在手里,然后轻轻抚拍她的后背。
比较常见的一种解压球,现在什么材质的都有了
王老师的哭声慢慢变小,在护士的引导下重新坐下。
王老师恢复平静后,我向她告辞。
出乎意料的是,王老师叫住了我,说作业还没布置。
我担心她现在的状态没法工作,正想怎么委婉回绝,王老师却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文件袋,说作业她早准备好了。
“我刚才的样子,很丑吧!”王老师把文件袋递给我,“你知道吗,只有工作的时候,我才感觉好一些。”
王老师恳求我,周末把作业送回给她批改,说这是她最后一点慰藉。
我和她定下送作业的时间,起身离开。刚走出病区准备进电梯,带路的护士却拉了拉我袖子,示意我跟她走。
护士拿出门禁卡,刷开楼梯间的铁门。我跟着她进了楼道,她取下口罩,我才发现,原来是护理系的学姐!
去年运动会,我俩都在广播站工作,转眼她就实习了。
“晓晓,我不是背后跟你嚼舌根啊,王老师得这个病,是创伤应激引起的!”
学姐告诉我,王老师的病例上有记录,今年三月份,在抢救病人时职业暴露,她被艾滋病人用过的穿刺针扎伤了手,吃了三个月的艾滋病阻断药,肝功能都受到了影响。
电视剧《问心》里就有职业暴露的情节
一般人遇到这种事,直接心态崩溃,怎么也得请几天假,再回医院上班都有心理阴影。
可王老师是反着来,她在职业暴露后,一天假都没有请,直接带着随身物品住进值班室,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,定期吃药,还让科室购买了整套防刺伤防喷溅的安全防护设备。
学姐分析王老师化解压力的方式,应该就是工作。多给王老师找点事做,应该能帮她稳定情绪,要我回学校后,多带点作业过来。
和师姐聊完之后,我很沉重,平常在宣传中,医生都是白衣天使,职业崇高,收入稳定,可是王老师的遭遇,开始让我反思这个职业的另一面。
第二次我来送作业,还带了几份师兄师姐的论文,请王老师帮忙提意见。
王老师不仅没拒绝,还很高兴。
看着王老师鬓角露出的白发,我有些心酸,劝她不要太拼,还是得注意身体。王老师已经翻开论文,眼睛盯着文件,嘴里说她一直都是劳逸结合的。
“您之前职业暴露在值班室一住三个月,正常工作一点没耽误,还说什么劳逸结合!”我条件反射地怼了她。
“你说什么?”王老师愣了一下,抬起眼睛,她没想到我突然提起年初的职业暴露,说自己当时是担心丈夫和儿子害怕,所以干脆搬进科室,和家人隔离。
我听后愣住了,问王老师难道不怕真的被传染了。
王老师笑了笑,说职业暴露对于临床来说,是需要随时做好准备的,怕这个当不成医生。
她说起这件事,看不出半分阴霾,表情坦然轻松。
如果王老师恐惧的不是被传染艾滋病,那她的强迫症也不一定是创伤应激引起的,或许给王老师留下心理阴影的,还有别的东西。
说到工作,王老师叹了口气。她说自己干到今天,大部分是迫不得已。
一开始想多读书,后来想多挣钱,等到事业终于有了起色,和儿子相处的时间却被牺牲了。
“辉辉,他来过吗?”我想起王王老师被120从学校接走的那天,班主任说王老师家人没来,小心翼翼问她。
“他现在初三,功课太紧。”王老师说话时,眼神里都是愧疚,愧疚之中,我还看到一丝痛苦。
4
王老师的儿子冯光辉今年十六岁,在北师大附中读书,还是体育特长生。
王老师上课举例子时,经常给我们讲起儿子,说他从小坚持吃鱼油和红肉,十四岁就长到一米八;说他按照运动医学调节呼吸节律,田径比赛终于拿到金牌;说他小时候鼻炎反复发作,养了猫之后,过敏性鼻炎竟然慢慢自愈。我虽然只见过他两次,对他的故事却很熟悉。
从医院出来后,我决定第二天下课后去王老师家看一看。
晚上八点,我来到友爱医院家属楼,凭着记忆敲响402的大门。
开门的是冯老师,看到我的脸,他还有点印象。
我说自己刚去医院看望了王老师,想跟他说说情况,顺便帮王老师拿几本书。冯老师没说话,把我请进家门。
客厅和之前没变化,白色地板,白色电视柜,黑色皮沙发,标准的北欧性冷淡风,电视里正在播的是中央十台,但是没人看。
辉辉坐在沙发上,皱着眉头摆弄着笔记本电脑,我进屋他连眼皮都没抬。
冯老师关上门就开始唠叨,说王老师在家有时候会一直穿防护服,有时候一天洗几十遍手,消毒机一开一个下午,弄得儿子作息时间都乱了,进了医院又闹着要出来,出不来又要看书,怎么就是不肯消停。
在冯老师口中,王老师是个自我为中心的人,把单位的事看得比天还大。这么多年,儿子衣食住行和学习,王老师从来不管,只负责给钱,惯得孩子成绩一团糟。
“眼看明年就要中考,这是最后的冲刺时间,我找辅导班忙得焦头乱额,她还要闹事!”冯老师的脸上,怨气很重。
当着外人的面抱怨老婆,看来冯老师对妻子积怨已久,可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劝。我说王老师心里是爱辉辉的,上课时经常把他挂在嘴边,当妈的哪有不疼孩子的,她可能就是表达的问题。
客厅里的辉辉冷笑一声,打断了我,说王老师就是个双面人,学生的事她当自家的事管,可是回到家里,连和他说话的时间都没有。
我说王老师很想他,每天都等着他去医院,他对王老师有什么意见,可以当面说开,现在正好是个机会。冯光辉却拒绝了我。
他把桌子一锤:“小时候每次我去医院找她,她总骂我,这不让碰那不让摸,不停给我消毒,回家要我爸立刻给我洗头洗澡,烦都烦死了!她最好永远都别脱那个破防护服!我不想看见她!”冯光辉回想起以往的经历,表情很难看。
没想到冯光辉对王老师的抵触情绪这么大,我说王老师也是太担心,怕他被病毒传染。
现在是王老师最脆弱的时候,最需要家人的支持,希望他能去医院看看妈妈。
没想到,冯光辉更生气了,冲我大声吼道,“别烦我了!我八岁就没妈了!”
吼完,冯光辉怒气冲冲进了卧室,砰地一声摔上门。
“这孩子心里难受!”冯老师看着卧室的方向,长长叹了一口气。
冯老师告诉我,03年的时候大家人心惶惶,儿子刚八岁,正是黏妈妈的年纪,可王老师却总留在医院值班,而且很少给家里打电话。
有次孩子半夜发烧到四十度,家里药吃完了,王老师又没法回来,最后是邻居送来一盒药,才保下一命。
“以前辉辉爱说爱笑,那次烧退了想妈妈又联系不上,那之后慢慢变得不爱说话了。只要我提,他总说自己没有妈妈。不光孩子怨她,我也有怨,她是医生没错,她在外面救别人家的孩子,总不能连自己儿子的面都不见吧?”
冯老师声音不大,却像一把锤子哐地砸在我的心头。
我灵光一闪,突然知道王老师的恐惧是什么了——她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妈妈。她觉得对不起儿子,洁癖发作是怕自己会害了儿子;她要给儿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,所以必须抓住工作机会。
这股恐惧慢慢转变成厌恶,她发病的时候就会伤害自己。
再次看到王老师时,我只有说不出的心疼,我对王老师说起冯光辉的心结,她眼圈一下就红了,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。
“我是真的没办法……”王老师用手背揩了揩眼角,声音沙哑,“那会儿我还是个主治,即便不主动请缨医院也有要求,所有一线医生都死守岗位……我没想到会给他造成那么大的影响,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。”
5
回到学校后,我买了厚厚一本备忘录,找到所有同学,让他们写下自己对冯光辉的印象。他说爱不是用嘴说的,我却觉得,真正爱一个人,才会时时把他挂在嘴边。
我带着备忘录来到北师大附中,正碰上傍晚放学,很多家长等在门口,学生们结伴走出校门,互相嬉笑打闹,像是群鸟出笼。
我挨个看过去,等了好久,终于看到推着自行车出来的冯光辉。
“你不是怀疑你妈妈对你的爱吗?那你看看这个。”我拦在他面前,把备忘录塞到他怀里。
火烧云把天空染成熊熊红色,像鲜血,也像爱,我以前从来没想过,原来爱也会伤人,爱也会让人生病。
我看着天边的云,忍不住想,人类的感情太复杂,让你快乐的,和让你痛苦的,往往是同一个东西。而它们转变的微妙界限在哪里?被什么而催化?
两天后,冯光辉和我一起来到医院。看到儿子,王老师的眼睛重新有了光。我放下装作业的袋子,悄悄退出会客室,帮他们带上门。
元旦前王老师就出院了,她还作为老师代表参加了学校的元旦游园会,和我们比赛猜灯谜,结果她把我们杀的片甲不留,赢走大堆零食。
王老师把零食给我分了一多半,让我拿回寝室和同学们分着吃。
我说太多了,吃不了这么多,王老师却说小孩子不怕胖,多吃点没关系。
我们站在挂着彩灯的银杏树下,聊了很多。
“徐晓,你可以好好学习心理学!”分别的时候,王老师突然拍了拍我肩膀,笑着说道。
见我没回应,王老师说,我的共情能力很强,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品质。她之前从未察觉到,自己是用工作来逃避家庭的挫败,是我让她发现了自己的懦弱。她觉得,如果我成为精神科医生,应该能帮助更多的人。
共情能力吗?我看着王老师眼睛里反射出一闪一闪的彩灯的光。
回宿舍的路上,我感觉口袋里震动了一下,拿出手机一看,是团支书给我发了条信息。
——徐晓对不起,上次吵架希望你没生我的气,你其实是个称职的学习委员。祝你元旦快乐。
其实她不发短信,我本来也计划晚上去她们寝室送零食,顺便跟她和好,我特别理解她那天为什么突然跟我吵架。既然班主任让我当学习委员,这些事都是应该做的。
一瞬间,我好像明白了王老师的意思。
后记
两年后,我算是歪打正着,却也如愿以偿去了精神病专科医院实习。
虽然很多同学去了临床,也很让我羡慕,但我清楚,心里的创伤,比起肉体上的伤口更难愈合,对生活影响更严重。
如果有方法能把人的痛苦从心里拿出来,那我想试试。
作者:徐晓
本故事整理者:甄如意 责编:王大宝
世界从未如此神秘
▬▬▬▬▬ ● ▬▬▬▬▬
We Promise
We Are Original
本文属于半虚构,人物皆为化名,未注明来源的图片、视频均来自网络,仅用作说明。
发布于:北京市热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